• 城乡规划网、
  • 乡村振兴、
  • 特色小镇、
  • 田园综合体、
  • 农业产业园区、
  • 国家农业公园、
  • 美丽乡村规划、
  • 农业三产融合
欧洲“特色小镇与现代农业”主题考察之 ——鲁尔区经济考察
作者:中国城乡规划网 评论(0)
2016年10月19日,中农富通城乡规划院的欧洲“特色小镇与现代农业”的考察小组来到了位于德国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境内的鲁尔区,与鲁尔都市区经济促进有限公司的弗兰克什皮尔先生展开深度沟通与交流。
 
 
众所周知,鲁尔工业区是德国、也是世界最重要的工业区,鲁尔工业区突出的特点是,以采煤工业起家的工业区,随着煤炭的综合利用,炼焦、电力、煤化学等工业得到了大力发展,进而促进了钢铁、化学工业的发展。
 
然而从70年代开始,随着煤炭、钢铁等传统工业的衰退,全球经济的竞争压力下,德国钢铁和煤炭价格已经没有经济优势,甚至俄罗斯的进口钢铁都比国内便宜很多,并且当时鲁尔区的钢铁产业结构太过单一,且生产过剩;二战结束后,生产工业流程依旧老套,没有得到提高;对煤炭的需求被石油代替,很多钢铁制品被塑料代替,综合因素导致鲁尔区的煤炭及钢铁工业开始下滑。1968年这些问题出现的时候,整个鲁尔区便开始考虑如何进行工业转型——从煤炭和钢铁经济转型到服务业和高科技行业。
 
此次鲁尔之行的重点考察项之一便是:鲁尔经济区的转型。
 
鲁尔区开始转型之初,从事钢铁煤炭行业员工多达50万人,是政府做转型规划的巨大难题,因此政府提出:有计划有目标的在合适的时间、地点,做出合适的决策,慢慢地转型。从1968到1973年鲁尔区开始扩建整个区域的交通运输网,并成立鲁尔煤炭公司。与能源工业签订"百年合同",期间花费大量的资金,采购并使用固定数量的鲁尔区煤炭,来保证一些煤炭企业有市场可以生存,让煤炭企业可以继续发展,在一百年期间,一步一步的转型,让每个企业轮番转型,并非一口气全部转型,而是逐渐过渡。另外提供新的岗位和就业,引进新的工业,如汽车工业、能源,服务业,让员工通过再培训再就业。整个鲁尔区在转型过程中,把更大的重点放在服务业,发达国家服务业是第一主体,虽然德国汽车工业很发达,但服务业是主题。
 
鲁尔经济区的成功转型之所以能成功,与其人才输出和教育密不可分。
 
在转型期间,鲁尔区兴建和扩建高等学院和研究机构,从1965年开始兴建大学,当时1所大学都没有,现在22所大学,290万在校大学生,130所技术和研究中心,30个企业孵化和创新中心。鲁尔区转型的兴办的大学对当地经济起了很大作用,为经济转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兴建高校的同时,开办露天音乐舞台、工业文化博物馆等类的工业文化景点。
 
从1989年开始制定了为期十年的"埃姆舍公园国际建筑展"计划;推出鲁尔区的品牌,最终的目的是将鲁尔区打造为“商标”,这一理念与当地人是高度统一的,其价值是被共同认可的;而转型以后的企业变为博物馆等,大部分是靠政府拨款和税收等,都是公益性的,政府在投资;在1989年到1999年“埃姆舍公园国际建筑展”计划中,环境治理始终被放在重要的位置。
 
埃姆舍是当时鲁尔区工业污染最严重的一条河,地下水污染非常严重,并由于工业用水量很大,导致水资源也枯竭,因此当时对埃姆舍河的改造一是为了改造生态环境,二是为了改善水资源情况、调整其经济结构。
 
 
如今,鲁尔区在经济改革的一个较为重点的工作则是工业4.0,美国不仅在德国,美国等发达国家都把未来方向集中在这方面,在工业4.0的带动下,新的生产模式将会出现。
 
工业4.0是由德国政府《德国2020高技术战略》中所提出的十大未来项目之一。
 
德国所谓的工业四代(Industry4.0)是指利用物联信息系统(Cyber—PhysicalSystem简称CPS)将生产中的供应,制造,销售信息数据化、智慧化,最后达到快速,有效,个人化的产品供应。
 
由鲁尔区研发的数字地图系统,可以准确的查询土地面积、样式、建筑、不可使用、企业生产、企业名称和地址、行业类型、企业网站链接、区域使用类型,是否有停车场、仓库、放了什么设备、类型等,整个鲁尔区每年数据都会更新至系统内,该系统的研发有效的降低的鲁尔区的企业、工业的成本及时间,为鲁尔区的经济规划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会议交流后,我方考察小队在鲁尔经济区进行了参观考察,次日的荷兰、比利时等地考察仍在继续,若想更多了解“欧洲特色小镇”的发展及规划,请关注我们,第一时间为您播报“欧洲特色小镇”之旅的最新信息。
|  我来说两句
| 最新评论 (0)
专业客服一对一
周一至周日 8:30-18:00
微信扫码交流